
本网讯 11月13日至15日,由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环境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主办、安徽工程大学承办的“2025年安徽省高校生态环境类学科高峰论坛”与“华骐-蓝必盛杯”安徽省大学生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在芜湖举办。系列活动以“新征程上的使命担当:深化内涵、交叉融合,赋能生态环境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

11月14日,高峰论坛在我校开幕。安徽工程大学校长黄友锐教授,周虹屏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徐祖信教授(线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汉青教授,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蒋正飞,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张登亮,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环境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主任花日茂,芜湖市生态环境局督查专员王文婧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全省25所高校环境学科负责人、知名环保企业代表及师生代表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商生态环保大计,共绘学科发展蓝图。
论坛期间共举办22场高水平学术报告。徐祖信院士通过线上方式作题为《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关键要素分析》的主旨报告,俞汉青院士现场分享了《DOTP:颠覆传统的物化水处理新技术》的前沿成果。同济大学刘佳教授作了题为《从质量控制到质量文化——校园两级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考》的精彩论述。论坛设置的“院长圆桌会议”聚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形成了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科教融汇的重要共识,探索建立了“高校-企业-政府”协同育人新机制。
作为论坛的延伸与实践环节,11月15日,“华骐-蓝必盛杯”安徽省大学生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同步举行。来自全省24所高校的111支参赛团队分本科组与研究生组同台竞技,通过PPT汇报、实物展示、视频演示等形式,全面呈现了在环境功能材料、污染治理技术、碳资源循环利用、智慧环保系统等方向的创新成果。大赛共评选出特等奖23项、一等奖37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138项,充分展现了安徽省环境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昂扬的青春风采。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王成军教授出席决赛开幕式。

本次论坛与大赛的成功举办,构建了“学术引领+实践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标志着安徽省生态环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高校学子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强化了校企政协同育人机制,为安徽省绿色低碳转型与高水平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动能与智慧。
(文:刘莎莎、张庆云;图:张雪机;预审:徐大勇;终审: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