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澳门

关于举办六合彩澳门(中国)官方网站 2025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八届“课程思政”说课比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11-25   浏览次数:10

系部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和“四新”建设,同时为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学院决定举办2025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八届“课程思政”说课比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分组

参照最新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要求,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人工智能等领域设5个大组,即第1组新工科组,第2组基础课程组,第3组课程思政组(即“课程思政”说课比赛组),第4组产教融合组,第5组人工智能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

二、参赛对象

(一)第1-3组、第5

我校在职教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讲授参赛的本科课程2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二)第4组产教融合组

我校在职教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讲授参赛的本科课程(应为列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2轮及以上。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成员(至少包含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2年及以上)。

三、大赛流程及内容

(一)报名阶段

系部积极组织动员符合条件的教师(团队)参加比赛,按照限额择优选拔推荐教师推荐校赛,各系部参赛名额分配如下:

组别

1-2

3

4

5

系部

指标

3

(正高副高、讲师各至少1名)

3

(正高副高、讲师各至少1名)

至少1

至少1

(二)赛阶段

1.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参赛教师要在现场汇报时提交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或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或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报告)纸质版一式3份,由专家评委进行评审,满分为100分。

2.现场汇报

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教学创新设计汇报,专家评委依据选手的汇报进行不超过5分钟的提问交流,满分为100分。

3.计分方式

依据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评审与现场评审成绩各取50%计算总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评奖。具体评分标准详见附件1。

四、日程安排

时间

具体安排

12月3下午

学院比赛

五、奖项设置及奖励

本次竞赛设置个人(团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奖项,获奖名额分别不超过各组别参赛人数的20%、30%、50%。其中第1-2组排名前二(至少正高1名),第3、4、5组排名第一的选手推荐参加校赛。

六、材料报送

(一)参赛教师提交材料

1.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或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或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报告)。

1-2组: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3组: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建,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发力,系统挖掘课程思政内涵与元素。

4组: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应密切围绕高校与社会或行业企业主动合作、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组织模式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等产教融合方面的内容,以教学研究的范式,聚焦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协同办学的机制等,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另根据国赛要求,产教融合赛道参赛课程还需提供由所在学院出具的实践性教学学时占课程总学时比例不少于30%的相关证明;行业企业参与参赛课程教学的相关证明,包括但不限于与参赛课程相关的人事聘任协议、产教融合项目合同、协同育人项目、产业学院等,签订时间在2年及以上。)

5组:人工智能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紧扣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聚焦教学中真实问题;系统阐述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实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流程重塑,学习方式变革、评价体系重构,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和发展;报告需包含基于证据的教学改革前后对比分析,展现教学创新在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数字素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具体成果,形成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人工智能+”教学创新模式。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2。

2.教学设计创新汇报PPT(备注:此材料为赛现场评审汇报时现场提交)。

(二)系部提交材料

系部负责推荐参赛教师,审核参赛条件。请各系部1128日前提交参赛教师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

七、有关要求及说明

1.各系部应高度重视大赛,本着全员参与、重点培育的原则,坚持以赛促教,精心组织,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2.参赛教师(团队)应保证参赛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团队)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3.参赛教师提交的相关材料和现场汇报环节中的材料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所在系部名称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4.根据最新通知,第六届国赛将增设“人工智能”赛道,待国赛具体方案公布后,学院将第一时间发布补充通知,请相关系部密切关注,提前按照此通知做好相关工作。

联系人:李杨,联系电话:2871014

1.2025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八届“课程思政”说课比赛评分标准.doc

2.2025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七届“课程思政”说课比赛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人工智能创新报告)封面以及成果支撑材料目录.doc

3.2025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八届“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学院初赛推荐教师汇总表.docx